老北京的故事(二八〇)赵家台村
(2023-02-04 21:13:43)
标签:
古村
有井
有庙
地道 |
分类: 古老北京 |
老北京的故事(二八〇)赵家台村

赵家台村在门头沟区潭柘寺镇,距市中心30公里,四面环山。赵家台成村年代不详,传说北宋时期就已出现,但根据保留的建筑和铭文碑刻等,认为村子形成于明代。
现在的赵家台村分老村、新村两部分,老村距离新村有8、9公里的山坡上,历史悠久。由于多年无人居住,石板路上长满杂草,有的院落几近坍塌。
很久以前,这里定居的是两户人家,一户陈建业,种着几十亩菜地,靠贩蔬菜;另一户蒋有山,在周边山坡栽种林木,贩卖木材。村里至今仍有“陈家园子蒋家坡”的说法。
北宋时期,地处深山的村落忽然闯进一群衣着华丽的陌生人,烧了陈、蒋两家的房子,把他们赶出去,然后挖地道、建豪宅,据为己有。传说这就是赵宋王朝的皇室,村子也逐渐得名“赵家台”。
村中原有五大宅院,道北一处宅院规模最大、保存最完好,俗称“后台”。现已登记为门头沟区不可移动文物:赵家台村四合院。这处院落为南北两进,大门在西南角,中规中矩。门朝西开,面阔一间,进深五檩,北侧接厢房二间,屋面为石板搭配合瓦,大门采用如意门,部分残损,门框、门板、门槛和门簪犹存,门板上保存门联一副,红底黑字,楷书繁体“岁新绵甲子,德厚富春秋”。门内为一字影壁,一进院北侧为二进院门,砖砌小门楼,屋顶筒瓦屋面搭配皮条脊,檐下为仿木砖雕,墙身饰以精美花卉砖雕。二进院门两侧墙面做影壁墙,中心和岔角也雕刻花卉。二进院门内正对一字影壁,青砖砌筑,形式简单。二进院正房五间,明次间做吞廊,明间屋面坍塌,门窗倒伏于地,损毁较严重,山墙开小窗。东西厢房各三间,建筑风貌统一,屋面均为石板屋面搭配合瓦,门窗采用隔扇门搭配支摘窗的样式。地基为条石和杂石混合砌筑,前出台阶。
宅院建于明朝崇祯年间,分为前后两院,前院两间,为下人居住。后院有上房五间,东西厢房各三间。宅院的门楼两侧有一对龙石鼓把门,影壁墙上写有“一寸光阴一寸金,寸金难买寸光阴,光阴失掉无处寻”的劝诫语,提示后人要珍惜时间。院子建材精挑细选,都是上好的木料;房屋的砖腿,经过工匠们精心磨制,砌上砖腿后,磨砖对缝非常考究;屋顶为仰瓦扣瓦合瓦;滴水檐瓦的图案为狮子头和富字。
据老辈人说,建此宅院时长达一年有余。的原主人是一位乡绅,在当地赫赫有名。他家靠经营煤窑和为人打官司成为当地首富。现有院落规模也证实此院主人应在村中地位较高。
村里有北京最古老的古地道之一,是明清时期村民为了躲避“山贼”挖成的,仍然较为完好的保存着。蜿蜒曲折盘旋贯穿于老村地下,由于年代久远,有些已经塌陷,总长度已难考证。已被纳入门头沟区不可移动文物。
据记载:“赵家台村有盘旋贯通于全村的古地道。这条地道是经过精心设计修建的,地道分东南西北四个入口,依据地势,地道从坡下一层一层一直通到坡上。”地道入口均紧邻房屋后墙,“以条石或杂石垒砌出长方形洞口,高约1.5米,宽约0.7米,洞口内以杂石垒砌墙壁和券顶,石间填充泥灰。洞内高约2米,宽约1.6米,空间较大。进入地道口先是一个大洞,圆拱形,有三间房大小,上面用石头一点点砌成,很牢固。大洞里面套着小洞,从小洞口才可进入地道。墙壁和地面还开有边长约0.5米的正方形或长方形洞口,与他处地道相通。据第三次文物普查登记表记录,“在地道拐弯处有放置油灯的平台,地道深处设有机关。”调查中并未发现。
据当地村民介绍,赵家台村的地道目前可见到的部分,总长有500多米,其中有古人留下来的200多米,有1970年前后按照“深挖洞、广积粮”的指示,新挖的300多米。还有很多古地道,已坍塌埋实,很难发现踪迹。
当地一直流传这样一句话“纸糊的北京城,铁打的赵家台”,不过在北京城里却从来没听说过。原来有个口述的说法保留了下来,当年日本鬼子第一次进攻赵家台,一千多人整整一天都没有打进去,只好放弃。而北京城有几万国民党正规军,日子鬼子几天就打进去了。一年后倭寇终于攻下赵家台,但整村的人却通过地道躲进山中,日寇就烧村解恨。村民就在山间搭棚生活直至抗战胜利。这个山间小村,在百年沧桑中,从没有让外来的侵略者踏入半步。能不让这个村子感到特别自豪吗?
村中有一口古井,也已被纳入门头沟区不可移动文物,据记载:“井口直径为60厘米左右,井深3米,在东面距离井口约1米的地方,有一长约1米的仙堂。堂里供奉着龙王爷的神像。每当大旱时节,人们便在仙堂内摆上供品、烧上香,以祈求龙王爷下雨。这口井很奇特,即使在最旱的年头,井底也会有一湾清水,总也舀不净。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此井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,水质不像以前那样清辙、甘甜了,村民从此依靠机井生活。”
赵家台村北及西北山坡上原建有朝阳庵及圆通庵,现原址仅存碑座,圆通庵石碑和朝阳庵铁钟现存放于赵家台新村。崇祯年间古钟,声音浑厚悠远,响彻全村;石碑与铁钟已被纳入门头沟区不可移动文物。
赵家台古村,五百余年的老院,石屋古宅,到处体现着岁月的痕迹、历史的沧桑。
« 2023年2月4日全景泰兴 1938.32亿元!2023年四川30件民生实事出炉 着眼解决“急迫事”大力推动“暖心事” »